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09-18 16:55:08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

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,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,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,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1

《朱德的扁担》全文没有一句对话,但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,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,我着重使学生通过质疑,让他们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。对于那些浅显的问题,力争当堂解决,为精读课文内容再次去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扫清障碍。

在教学中我先范读了课文,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,并提出要求:仔细听,想想哪些地方不懂。也许是我的朗读声情并茂,孩子们都一个个听得特别认真。然后我再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其中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(比如打上小问号)。孩子们边读边做记号,我在教室里巡视,发现孩子们的书上小问号满满的,提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。比如词语:

一、词语类。

不理解的词语有:井冈山、会师、坚守、粉碎、围攻、储备、茅坪、山高路陡、草鞋、斗笠、翻山越岭、不料、连夜、敬爱。

二、句子。

1、为什么朱德同志会师了?

2、红军为什么要储备粮食呢?

3、为什么大家要争着去挑粮?

4、大家为什么要藏扁担呢?

5、为什么大家藏起了扁担后,朱德还要做一根扁担呢?为什么要写上‘朱德记’三个字呢?

6、为什么大家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的扁担了呢?

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我给予了表扬,虽然像“井冈山”、“茅坪”这种词语对我们大人来说根本不成为问题,但在孩子的眼里这些依旧是很大的问题。所以我重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。因为鼓励孩子们发现问题,培养质疑能力,这是我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。

对于这些问题,我进行了梳理,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予以解决。首先是看图理解。比如“草鞋”、“斗笠”等词语通过观看课件中的图片,孩子们一下子就会理解。而“会师”、“粉碎”、“坚守”等这些词语学生根本不懂,我只好结合课文故事的背景去讲解,希望孩子们能真正地明白。其次是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,通过朗读课文,联系上下文来理解。比如“储备”、“山高路陡”、“翻山越岭”等。而“大家为什么要藏扁担呢?为什么大家藏起了扁担后,朱德还要做一根扁担呢?为什么要写上‘朱德记’三个字呢?为什么大家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的扁担了呢?”这类问题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都能弄懂,虽然没能深刻地感悟出课文的主题,但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2

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为其逐步培养的。在教学《朱德的扁担》这一课时,我通过“多读课文”的方法,引导孩子自己感悟,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
《朱德的扁担》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,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,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。而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,难度似乎大了一点。因此,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介绍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课文中所处的环境,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讲读重点段落(第三段)。表现朱德高贵品质的两个关键成语我是通过引导,让学生自己感受,自己提问来突破这个重难点的。

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,目的是让学生不同的个体真正走进文本,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,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,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3

我成为教师,正式走上讲台将近3个月了,这期间不时的观摩老教师的讲课,我也自己讲课,但面对上级突如其来的听课,我还是很紧张的。

周二早上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来到班级,组织学生打扫卫生、进行早读。一会儿,主任来了,找到我说领导来听课了,我真的既兴奋又紧张,兴奋是上级对于新教师的重视,紧张是太突然了。我告诉自己镇定,渐渐稳下心神。这次我讲的是语文《朱德的扁担》第一课时,二年级主要是字、词教学和简单的造句、看图写话。在讲课过程中,我刚开始紧张,看到领导坐在下面看着,不过,等到慢慢进入状态之后,紧张感就在逐渐降低了,很快一节课就结束了。

随后是评课,我能感到心在砰砰快速跳动,我要去听领导怎么说这节课。其实,是我想多了,领导很平易近人,像是在和我交流,娓娓道来,这节课这样讲会不会更好,你这几个环节调换顺序是不是更合理。是的,我有好多问题需要改正,这节课是第一课时,特别是在识字里,目前的要求是随文识字,在此我让学生把字全都书空,这是没必要的,时间上花费的较多,老师可以通过朗读,学生边听边把生字所在的词标出来这样把字回归到课文里,更容易使学生学会运用、帮助理解。另外给学生把每个字的重点讲解出来、书写时需要注意的是哪些方面就行,没必要全都讲,学生抓不住重点,还容易分心,就得不偿失了。重点的是要学生自己动手书写,书写的时候教师要指导,可以利用条件把个别学生的书写在多媒体上展示,帮助其他学生学习、借鉴。在识字环节主要是先让学生观察,然后教授,最后练习,这是一般的写字教学。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语,要准确具体来衡量,促进其改正行为,起到榜样的作用。另外教师的一言一行受到学生的关注,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作用,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育人,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,说话要注意,充满正能量,不能说的过于随意,毕竟学生与教师之间是有距离的,我的语言以后要多加注意…。

通过这次讲课,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好多需要改正的地方,从教学方面的积累与创新到个人素养的提升,都需要我去逐渐的学习与改正,教师这条路很长,我将不余遗力奋往直前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4

《朱德的扁担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,一起到山高路陡、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。课文共四个自然段,以“朱德的扁担”为题,语言简洁平实,娓娓道来,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以身作则、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形象。同时,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,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、对祖国的热爱之情。

课文讲述的事件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,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,根据课文特点与学情分析,我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感知、创设情境的方式,了解故事背景、理解重点词意,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。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,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。通过“开国大典”图片及伟人的介绍,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。本课的学习不仅是对革命精神的颂扬,更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与教育。

交流资料,初识伟人。在导入环节,我出示“开国大典”的图片,配以简介,再让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朱德同志的资料,初步“认识”伟人。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朱德同志的身份及政治地位,为学习课文、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。

直观感知,深化理解。图片相较于文字,更直观、更具有冲击力。对于低年级阶段 ……此处隐藏4472个字……高尚品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对课文的含义也更加理解了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11

在教《朱德的扁担》这一课时,正好是督导听课的时候,虽然事先经过了准备,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着。

一,基础。在读到“斗笠”,有学生读成了du笠,当时我只是纠正了读音,而没有引申出去讲下它是多音字.

在理解“陡”时,我利用了简笔画让他们理解,但是还应该在边画边说。另外,课文还应该让他们多读,读透彻。

二,组织。课堂纪录掌握的不好,小孩子一放开后,有点收不住。在开火车的时候要明确要求,对于这个要训练到位,这就要平时多多练习,要仔细倾听小孩子的发音。

三,在课上我提的问题过于繁杂,太多,小孩子跟不上,在以后的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要明确。

四,在听课的钱老师的指导下,明白了,课堂不是以回答问题为主,而是要学生自己读,反复读,深入读。要读好每一小节,老师的作用是起引读的作用,让学生节节读好。另外在读书时也要目标明确,不要绕圈子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12

一、成功之处:

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,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,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。因为文章篇幅较长,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,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,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,教学起来比较辛苦。因此,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。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,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,引导学生层层剥笋,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、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。

二、不足之处:

再者,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,因而在教学本课时,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,告诉了学生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,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。上课时,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交流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,为了解决这个重点,在教学时我先提问“朱德是怎样挑粮的?”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,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,先说穿着,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敬佩之情。同时也抓住“一道”、“一块儿”这两个词语,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。接着,我让学生想想: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?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?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?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?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“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?”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,我先让他们在小组互相说,然后在全班交流。

总之,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,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,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,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。朱德年纪大了,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,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,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,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13

在教《朱德的扁担》这一课时,虽然事先经过了准备,但还是有喜有忧。

喜一、这一课,我也从题目入手:这是一根怎样的扁担?朱德拿这根扁担干什么?朱德为什么在扁担上刻了“朱德的扁担,不许乱拿”八个字?” 层层递进,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,突破。。

喜二、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,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,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,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。朱德年纪大了,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,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,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,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。

忧一、基础。在指导会写的字“扁担”时,仅仅是借助课件读写说,而没有示范写。主要是我写字太慢,怕耽误太多的时间。

忧二、组织。课堂纪律不是很好,尤其是在讲读第二自然段时,由于时间过长(本节课上了50分钟)需要老师不时地用眼色来维持课堂纪律,这就要求平时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倾听。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14

《朱德的扁担》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,粉粹敌人围攻,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,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,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,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。

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“可是每次挑粮,大家都争着去。”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。“可是”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,是说虽然种种困难,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。“争”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。

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,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。课文以“朱德的扁担”为题,以小见大,于细微处见精神,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。课文最后三句提到“扁担”,与题目呼应,既点明了课题,又深化了内涵。

由于孩子对朱德知之甚少,因而在教学本课时,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。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,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,并通过“红军在山上,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。”中的“不远处”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。第二自然段中介绍区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。让学生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,并通过反问“去挑粮容易吗?”让学生理解“山高路陡”等词语的意思,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,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。第三自然段是重点,“一道”、“一块儿”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。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练习,让大家想想: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?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?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?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?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“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?”在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.

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15

《朱德的扁担》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革命故事,让学生感悟朱德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。

课文所记叙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,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、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,则成为课文的重难点。教学中,我把课文的重点落在了第三自然段。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,作为革命领袖,要以身作则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风范。在指导学生看图时,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请你看图,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内容。话音刚落,小手林立,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,或文中语句、或自己组织语言。我继而又问,为了解决粮食问题,作为革命领袖,为何要亲自和战士们一道呢?一个极其普通的孩子却大胆地回答道:他想让战士们更有精神去打败敌人,所以自己亲自去,想和他们共同……此时,他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感受,或许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达。我欣喜的送给他一副赞赏的笑容,其实能说出这样就已经很不容易了。于是我立刻送给他“同甘共苦”一词,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来读懂的目光。再细读,品悟,从而加深了对“同甘共苦”一词的理解。

为了再现人物鲜活丰满的形象,又从人物的行动入手,抓住“藏”和“做”,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、经验、思考参与课堂活动,通过有效的引导,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丰富性、多变性和复杂性。

很多情况下,由于孩子们的词汇量有限,一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感,可以通过朗读来感悟,此时,人物的形象便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.

《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